以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500小时记,每峰瓦(1Wp)一年发出1.5kwh的电量,能量回收期为1.73年,按电池组件使用寿命25年计算,可提供22年的清洁电力,对传统能源具有替代作用。
其生产的高性能逆变器已在奥运鸟巢、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外许多重大光伏发电工程中得以成功应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阳光电源采用光伏发电领域的前沿技术,大大提升了光伏逆变器的性能指标和生产工艺水平,建成了国内领先的光伏逆变器生产基地,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已于2008年顺利通过验收。
近日,由国家发改委主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及表彰授牌大会在深圳举行,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光伏发电逆变控制装置产业化项目被国家发改委授予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同时,凭借对光伏发电逆变控制装置产业化项目的成功实施和持续地创新研究,阳光电源目前已成长为我国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鼓励支持具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重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成果转化,从而加速推动高技术产业化进程,尽早实现有关重大创新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光伏发电逆变控制装置产业化项目依托阳光电源自有知识产权的光伏并网专利技术、光伏发电控制逆变系统科技成果,实现光伏发电逆变及控制装置的规模生产,是阳光电源承担的又一项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技术产业化工程,于2005年立项中国能源网讯 据财讯网消息,自2006年重组以来一直有意发展多晶硅的棱光实业决定停止多晶硅生产。
棱光实业2月28日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多晶硅生产技术、设备、规模及效益状况和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同意停止多晶硅生产。此外,公司今日公布年报显示,2010年,公司主营业务7.49亿元,分产品看,多晶硅营业收入518.33万元。这两种见解可以概括为出现急刹车和保持高增长。
德国认为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已达到足够规模,因此在 2010年5月下调了对太阳能电价的补贴。对2011年世界太阳能光伏系统市场需求的预测,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未来,随着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装机迅速加快,除了补贴以及上网电价政策等,建设成本也将成为较重的社会负担。相对于大幅增长的2010年,2011年太阳能光伏市场将会如何呢?目前,专家的见解主要分两种。
如果德国设置装机容量上限,必然会出现市场发展急刹车现象。除了德国市场波动之外,蓄电池也是一大问题。
影响专家推测的关键因素是拥有世界最大太阳能光伏系统市场的德国。例如,欧洲光伏产业协会预测,2011年太阳能光伏系统世界装机容量将为15GW,与2010年持平其理由是,德国政府最近决定加大发展核能发电力度,但如果其在国民普遍支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与国民意见相违,核能发电的相关政策将很难付诸实施。除了德国市场波动之外,蓄电池也是一大问题。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普及可能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电网电能质量,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就有必要大量部署蓄电池,这将导致高额的投资。德国认为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已达到足够规模,因此在 2010年5月下调了对太阳能电价的补贴。例如,欧洲光伏产业协会预测,2011年太阳能光伏系统世界装机容量将为15GW,与2010年持平。未来,随着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装机迅速加快,除了补贴以及上网电价政策等,建设成本也将成为较重的社会负担。
太阳能光伏企业俨然迅猛地步入了GW级竞争,但是绝不能忽视未来市场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相对于大幅增长的2010年,2011年太阳能光伏市场将会如何呢?目前,专家的见解主要分两种。
影响专家推测的关键因素是拥有世界最大太阳能光伏系统市场的德国。如果德国设置装机容量上限,必然会出现市场发展急刹车现象。
欧洲主要国家对FIT的下调,以及欧元贬值,很有可能推高模组和其他系统部件的价格,将可能降低欧洲主要消费国的装机积极性。而 iSuppli预测,2011年装机容量将大幅增长42.2%,达到20.2GW。iSuppli预测,德国市场在2011年装机9.5GW之后,未来几年的年装机容量将下降到4GW~5GW。这两种见解可以概括为出现急刹车和保持高增长。因此业界纷纷猜测德国在2011年会进一步设置装机容量的上限,从而影响世界太阳能光伏系统市场的发展。对此,iSuppli公司认为,德国设置装机容量上限的可能性较低,世界太阳能光伏系统市场仍会保持较高增长。
对2011年世界太阳能光伏系统市场需求的预测,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标准普尔证券研究公司分析师克莱德蒙特维根(Clyde Montevirgen)表示,整体来说,市场在2011年复杂多变,销售增长势头良好,但盈利能力会有所降低。
由于太阳能行业还在逐步踏入中小市场,我们预计市场需求会在明年下半年重现起色。其中部分原因在于2011年组件平均销售价格将回调15%左右。
目前太阳能市场的发展趋势仍将继续,在2011年年底前,中国太阳能公司的电池产能将达到全球的一半以上。根据这份预测,中国太阳能企业将继续从美国和欧洲公司手中抢夺市场份额。
2010年德国太阳能市场占据了全球总安装量的将近一半,在2009年的基础上增长了150%。标准普尔预计2011年太阳能系统的安装量将比今年增长20%。此外,一些公司将市场扩展到德国以外的举动将使其取得比其他公司更优异业绩。然而,由于2011年组件生产成本只能降低13%,产品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而2011年多晶硅的均价将在目前每千克 76美元现货市场价格的基础上下调21%,降至每千克60美元左右。标准普尔预计亚洲以外的公司将在项目开发和安装领域投入更多精力,以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在当地银行的支持下,中国的制造商在2010年扩大生产降低单位成本,通过较低的组件价格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不过,这一市场明年预计将减小15%。
标准普尔预计2010年太阳能电池产能将达到17.1GW,2011年产能将提升39%达到23.8GW。在垂直一体化和经营杠杆作用的影响下,组件的平均成本将在2011年年底前降至每瓦1.12美元。
不过由于补贴削减的原因,明年上半年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标准普尔的分析师预计明年的价格走势将与最近几年保持一致,价格主要在明年上半年下调。2010年太阳能行业利润大幅上涨,整体表现抢眼。根据标准普尔(S&P)公布的一份最新行业预测,随着光伏组件产能的持续扩张,明年组件价格将下跌15%,而这将进一步带动光伏行业的发展
多晶硅的生产和提纯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和产生一些污染物,只有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做到节能安排。所以在新上多晶硅项 目通过环保部门严格的环评程序后,如果其能耗过高,那么必然会推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其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不利局面,行业内最终剩下的企业必然是符合节能降 耗要求的企业。
其实,当前新上的多晶硅产能大多是优质产能,而非低水平重 复建设,所以未来这些项目达产后,市场需求应该比较旺盛。这一 政策出台后,国内多晶硅行业产能扩张的步伐有所减缓,应该说达到一部分《意见》预期的效果。
应该说,这种调控方式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当前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今年下半年以来世界光伏市场整体需求旺盛,导 致国内多晶硅市场出现了供应偏紧的局面。另外,当前国内企业新建的多晶硅项目大多超过了3000吨的门槛,《意见》对多晶硅行业产能的调控显得有些力不从 心。